疑惑:量好尺寸的门装不上去
买了广州番禺星河湾的两房居室,正筹备装修的张先生诉说了我们的遭遇:买门之前,就请师傅上门量好了主卧的门洞尺寸,高220厘米,宽90厘米,而木门买来之后,却发现门洞大了,门小了,要砌墙才能装得上去。之前万万没想到,量好尺寸都会出问题,正好客厅刷漆铺砖完工之后,就把多余的水泥沙都扔掉了,只好又重新买了水泥沙、红砖,叫回泥水师傅砌墙,才把门装上。
探因:预留门洞没统一标准
为什么每扇木门都要量门洞尺寸?为什么量好了尺寸安装时,却还是会偏大或偏小?广东门业协会秘书长徐生说,现在国内木门商品尚属“定制化”阶段,而非完全“标准化”。定制木门的具体流程是:客户先选中门的款式、质地、颜色后,师傅上门实地测量尺寸后再开始生产。德嘉印象木门推广总监杨文知表示,因为开发商对于门洞的预留没统一标准,不一样的房屋有着不同的层高,不一样的户型、不一样的房间面积,甚至不一样的装修格调都决定着门的大小应该与之匹配。有时依据买家的高需要,门套的厚度也不同,这就出现了量好了门洞尺寸,却还是与实物存在偏差是什么原因。
业界:行业准则滞后 新标或将难产
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木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永林介绍,现在,国内共有三个关于木门的行业准则:分别为2000年原建设部颁发的JG/T 122-2000《建筑木门、木窗》、2006年国家发改委颁发的WB/T1024-2006《木质门》、国家林业局颁发的《室内木质门》。王永林告诉大家,虽然有三部标准,但都不是国家标准。国家发改委的规范只不过一个推荐标准,而原建设部的规范颁布于2000年,与目前的市场紧急脱节。行业进步过快也是有关标准滞后和缺失的主要原因。
“标准太多了,大家选择实行发改委的《木质门》标准”,不少木门企业负责人表示,“标准之间还有‘打架’的状况,受伤害的其实是企业,期望尽快颁布国标”。有些企业曾因“浸渍剥离”不达标被登“黑榜”,而有关“浸渍剥离”的规定,发改委的规范根本没这一项测试,建设部的规范中就有,到底什么标准说了算,无人能下结论。
木门行业的国家标准何时颁布?从木门专家曲丕良处获悉,计划今年下半年颁布的国内首部木门行业国家标准《木门窗》早在2007年就已获得批复,但因为《木门窗》标准涵盖木门和木窗两个品类,加上要与国际标准ISO接轨,行业术语要改为国际通用,种种缘由使得标准年内很难颁布。
装修第一网想办法
跟企业签订交易合同
对于买家而言,在购买木门商品时如何保护我们的权益呢?买家购买木门时可跟企业签订一个交易合同,合同内会标明企业所依据的规范。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需要对木门进行测试,测试中心会依据合同中标注的规范进行测试,假如双方协商好了, 也可以需要不按合同上标注的规范进行测试,可另选其他标准。
正确测量门洞尺寸
装修第一网设计专家介绍,就普通的单开门而言,可以参考如此的计算方法,门扇宽=墙洞口的净宽尺寸-两边的施工缝(25mm)-两边门框底板厚(60mm)-门与门框之间逢口5mm(共减90mm);门扇高=墙洞口的净尺寸-上头施工缝10mm-上头门框底板厚(30mm)-门与门框上缝口10mm。
装修第一网编辑综合整理报道,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://www.zhuangyi.com/